会长人物丨陈善坤:做好垃圾分类,应该从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做起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20-11-10 10:12
陈善坤:广东省环境卫生协会会长。他说垃圾分类事关生态平衡,也关乎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做好垃圾分类,应该从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做起,必须打造“全链条”体系。
养成良好习惯
践行低碳生活
在陈善坤看来,“垃圾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相伴而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生活用品的原材料都是来自大自然,人们用完之后将其废弃,才变成了垃圾。垃圾与资源的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因此,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城市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也倍增。”陈善坤认为,做好垃圾分类,特别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可以有效节约资源,有效降低垃圾对地下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
“矿泉水瓶、纸张等不回收,不就造成资源的浪费吗?”陈善坤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践行低碳生活,例如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等,并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就能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46个重点城市已推行垃圾分类。其中,这46个重点城市中,80%以上对垃圾分类采取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对于垃圾该如何分类,在陈善坤看来,具体的类别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由各个城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广东人爱煲汤,老百姓的生活垃圾中包括很多汤渣等厨余垃圾。”陈善坤说,每个城市要通过不断调研,根据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产业定位等,寻找出最适合各自特点的垃圾分类方式。
完善收运系统
确保有效分类
从广东来看,广州和深圳先行先试,各城市间推进垃圾分类有快有慢。垃圾分类的难点到底在哪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20多年的陈善坤发现,在垃圾分类中实现“垃圾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是不少城市在加快垃圾分类进程中遇到的难点。
“垃圾分类不是前端老百姓将垃圾分类后,后面就不管了。”陈善坤指出,在垃圾分类系统中,分类、收运、处理三个环节实际上“环环相扣”,不应该彼此割裂。例如,市民按照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分类投入垃圾桶,但垃圾车一来,还是混装混收打包运走,分类的意义就不大。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垃圾分类收运系统,是许多城市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多年却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举个例子,菜梗菜叶之类的易腐垃圾经过处理变成基肥回到田地里去,玻璃瓶、矿泉水瓶经过分类回收再回到工厂循环再造。”陈善坤说,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要实现“垃圾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广东各个城市应在各个环节上都下足功夫。既要督促民众养成我的垃圾我分类的习惯,也要实现后面各个环节按照不同类别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从投放、收集到运输、处置环环相扣,打造全链条处理体系。例如,完善收运系统,配足分类收运车辆和队伍,确保各类垃圾分类收运。
同时,陈善坤指出,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其中,关键一步在于明确每个环节的实施主体和付费主体。
“谁负责源头分类,谁负责收集运输,谁来付费埋单,都要明确下来。”陈善坤说,要按照《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将每个责任主体的职责分清楚。如此一来,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承担的职责,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垃圾分类持续走下去。
此外,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尤为重要。陈善坤建议,政府要认真做好宣传引导,让老百姓充分了解垃圾分类的深刻意义和具体做法,真正明白垃圾分类不单单是政府的事,而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责任编辑:admin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
关键词 >> 陈善坤,做好,垃圾,分类,应该,从,改变,我们,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