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为会员谋福利,为企业谋发展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深圳微访谈 时间:2020-12-11 17:20
01 商会经济是三民经济
商会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以商会为纽带和平台,组织会员企业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一方面,它是由商会组织的;另一方面,它是经济性活动。
1、商会经济是民本经济商会大多是以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组织起来的民间团体。民营企业具有民有、民营、民享的民本特征。民有,就是由民资所有,资本来自民间,产权归民营投资者所有;民营,就是由民营企业家或授权的职业经理人负责经营;民享,就是企业的收益由投资股东自由支配和处置。以这一群体为主体组建的商会开展的经济性活动也自然具有民本性质。
2、商会经济是民主经济商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其组织自律性、互惠性决定了商会经济带有天然的民主特征。现代商会是企业家的民主式组织,是自办会务、自筹经费、百选会长、自我管理的民间组织,这就决定了商会经济是不带有行政权威、不属于政府行为的经济模式,它是自主的,企业家才是商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3、商会经济是民生经济民营经济是草根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大大改善了民生,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商会经济,本质上是发展民生经济,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作为社会化、市场化的组织平台,商会可以引导企业产品、工艺、装备、管理、商业模式综合创新,促使产品物美价廉,营销模式高效灵活;可以支持企业在信息、产业、技术、金融、能源、用地等生产要素优势互补,引导深陷资金链、债务链、担保链等困境的会员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跨界整合等做好“加减乘除”;还可以配合政府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引导商会内的大型企业建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与政府共建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引导要素资源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向国家鼓励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聚。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企业作为主体进行自主经营,政府把握宏观调控,商会则是企业和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随着市场经济的越来越发达,商会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异重要。
商会是维护正当市场竞争和有序市场秩序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有观点认为,商会比政府更加接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熟悉企业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能够在政府的利益和企业的要求之间做出平衡,并对中小企业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援助。市场经济越成熟越发达,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就越需要商会组织发挥中介作用。
近年来,各地商会如雨后春笋。然而运行一段时间后,部分商会陷入了窘境:商会囊中羞涩,发展难以为继。有的商会会费难以按时收交,会员企业则抱怨商会“不作为”而成了鸡肋。于是商会内部只好进行提前换届重新改选,有的已名存实亡,下一步只好宴终人散,各奔东西。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商会难免成为空架子,最后“树倒猢狲散”。
那么,商会怎样才能避免虎头蛇尾,保持健康稳定地发展?
如何做到:会员办会、团结兴会、实力强会、服务立会、按章管会。商会发展怎样突破瓶颈?商会的宗旨是:为会员服务、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商会首先要为会员服务,做好服务就要求商会有“本钱”,要有实力和能力。再者为企业服务,就要求商会人员有更好的眼光和战略,能帮助企业达成目标。因此,商会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吃喝玩乐”的地方,而是东奔西跑要为会员谋福利,要为企业谋发展的地方。
来源于:商会研究
